肝占位性病变是指肝脏内出现异常团块或肿物的统称,可能由肝囊肿、肝血管瘤、肝脓肿、肝癌等疾病引起。肝占位性病变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结合病理诊断明确性质,主要分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两类。
1、肝囊肿
肝囊肿是常见的良性占位病变,多为先天性或退行性改变。囊内充满清亮液体,囊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较大囊肿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导致右上腹隐痛或饱胀感。超声检查可见边界清晰的无回声区,无须特殊治疗,直径超过5厘米或有症状者可考虑穿刺抽液或腹腔镜手术。
2、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多数为单发、生长缓慢的紫红色结节,常见于30-50岁女性。增强CT显示特征性"早出晚归"强化模式。无症状的小血管瘤只需定期随访,巨大血管瘤伴出血风险时需行介入栓塞或手术切除。
3、肝脓肿
肝脓肿属于感染性占位病变,分为细菌性和阿米巴性两类。临床表现为发热、肝区疼痛及白细胞升高,超声可见混合回声病灶伴厚壁。治疗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较大脓肿需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糖尿病患者和胆道疾病患者易发生肝脓肿。
4、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恶性占位病变的主要类型,多继发于乙肝肝硬化。增强CT显示动脉期快速强化、门脉期快速消退的"快进快出"特征。甲胎蛋白升高有助于诊断,确诊需肝穿刺活检。早期肝癌可选择手术切除或射频消融,晚期需采用靶向药物如仑伐替尼联合介入治疗。
5、转移性肝癌
转移性肝癌指其他器官恶性肿瘤经血行转移至肝脏形成的占位,常见原发灶为结直肠癌、胃癌等。CT可见多发结节伴"牛眼征",需结合胃肠镜等检查寻找原发灶。治疗以全身化疗为主,孤立转移灶可考虑手术切除。预后取决于原发肿瘤类型和转移范围。
发现肝占位性病变后应完善超声、CT或MRI检查明确性质,必要时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和病理活检。日常生活中需戒酒、避免肝毒性药物,乙肝患者应定期监测病毒载量。良性占位通常每6-12个月复查影像学,恶性病变需根据分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术后患者需加强营养支持并监测复发迹象。
本文链接:肝占位性病变是什么意思http://www.sushuapos.com/show-9-58860-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葛根对肝脏有什么作用?
下一篇: 肝脏有钙化点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