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手足口疫苗可能诱发荨麻疹等不良反应,但发生率较低。手足口疫苗常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局部红肿、发热、食欲减退、皮疹及过敏性反应。
1、局部红肿:
接种部位可能出现轻微红肿或硬结,属于疫苗刺激后的正常免疫反应,通常2-3天内自行消退。若红肿范围持续扩大或伴有剧烈疼痛,需就医排除感染可能。
2、发热:
部分儿童接种后24小时内出现低热,体温多低于38.5℃。建议多饮水、物理降温,持续高热或超过48小时不退需警惕其他感染性疾病。
3、食欲减退:
疫苗反应可能导致短暂食欲下降,一般不超过72小时。可提供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强迫进食。若伴随呕吐腹泻需评估是否存在肠道病毒感染。
4、皮疹:
少数接种者会出现荨麻疹样皮疹,可能与疫苗佐剂或个体过敏体质有关。轻微皮疹可观察,广泛性皮疹伴瘙痒需抗组胺药物干预。既往有过敏史者接种前应告知医生。
5、过敏性反应:
极少数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等,需立即肾上腺素抢救。接种后应在医疗机构观察30分钟,过敏体质儿童建议提前进行疫苗成分筛查。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饮食宜选择米粥、面条等温和食物,暂忌海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观察期间若出现精神萎靡、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症状,或皮疹融合成片伴发热,需紧急就医排除疫苗相关严重不良反应。日常可通过记录接种时间与反应类型帮助医生判断病情,无需因担忧不良反应拒绝接种。
本文链接:打手足口疫苗会不会诱发荨麻疹 了解手足口疫苗的不良反应http://www.sushuapos.com/show-9-52912-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下一篇: 风湿因子和类风湿因子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