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邵鹏璐
数据显示,我国外卖市场中一二线城市占据了72%的份额,而低线城市(含县城与地级市)的外卖业务增速显著滞后。当外卖在北上广深等城市成为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时,低线城市的外卖市场却陷入“商家难盈利、用户少下单、平台高抽成”的恶性循环。这一现象背后,平台佣金高企虽是直接诱因,却折射出低线城市在需求结构、供给能力与基础设施等层面的深层矛盾。
低线城市餐饮商家的盈利困境,在平台佣金的挤压下尤为突出。与一线城市30~40元的外卖客单价相比,低线城市的一份盖浇饭均价约为15~20元,而平台的佣金率却与高线城市持平。以一单20元的外卖为例,扣除佣金、3~5元配送费和8元食材成本后,商家实际利润仅剩3~5元,若日订单量不足50单则难以覆盖经营成本。这种情况下,部分商家选择退出平台,转而通过本地生活群等私域流量接单,导致低线城市外卖供给端陷入“商家少—选择少—用户少”的闭环。而佣金压力往往会传导至消费端,商家为分摊成本将外卖定价提高10%~15%,这又与低线城市居民对价格敏感度高30%的特性形成冲突——有调研显示,同一碗牛肉面外卖加价3元后,订单量下降了40%,消费者更倾向于线下堂食。
佣金高企或是低线城市订单密度不足导致的“规模不经济”。与一线城市写字楼集中区的高密度订单不同,低线城市主城区外围区域人口分布相对分散,订单密度仅为高线城市的1/3,平台配送成本比城市核心区高50%。更深层的制约在于低线城市外卖生态存在多重短板。中老年人口占比超40%,外卖使用率不足一二线城市的1/2,难以通过规模效应摊薄成本;超60%的商家缺乏线上运营经验,不懂通过菜单优化提升复购率等问题相互交织,使佣金高企成为制约低线城市外卖发展的关键痛点。
破局之道或需从“佣金博弈”转向“生态重构”。平台应在帮助商家优化菜单设计与会员体系的同时,更关注挖掘本地化需求。从一二线城市的“流量争夺”到低线市场的“生态共建”,外卖行业的下一个增长极,正考验着平台的商业智慧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全局视野。唯有打破“高佣金—低活力”的死结,当佣金成为优化生态的杠杆而非盈利工具时,占据全国70%人口的低线城市,才能释放万亿级消费潜力。
本文链接:低线城市外卖“高佣金低活力”死结待解http://www.sushuapos.com/show-5-59850-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