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自今年7月以来持续演绎强势行情,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了老牌百亿级私募机构——深圳市红筹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奕。访谈围绕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各行业发展趋势展开,深入分析了当前的市场环境,并对未来投资策略进行了积极展望。
从宏观经济看
中美经济周期渐趋同步,中国经济表现稳健,消费回升,出口强劲。美国虽然尚未启动2025年的降息进程,但通胀趋于稳定,就业放缓,后续将进入降息周期。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特别是《大而美法案》,虽然增加了联邦债务,但也为美国经济提供了短期支持。
邹奕表示,虽然对美国降息的幅度和节奏仍需谨慎,但中美经济的整体向好趋势,为全球经济复苏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A股市场提供了外部支撑。
从微观经济看
邹奕看好多个行业的投资机会,包括创新药、科技、周期、汽车、公用事业等。
他尤其看好中国创新药产业,认为其正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过去十年,中国创新药产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依赖技术引进和跟随式创新,逐步转向自主创新引领,实现了从跟随者到贡献者,乃至在部分领域成为引领者的跨越式发展。
展望2027年至2028年,国内药企将从目前的海外授权模式过渡到将自主研发的创新药推向全球市场,并从中获得可观收入。未来五年,一些国内领先的创新药企有望从单一国家运营模式,发展成为具备跨国临床试验和销售能力的全球性制药巨头。
此外,他认为AI、先进制造、能源化工、汽车等领域也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AI方面,目前全球只有中美两国有能力搭建AI产业全链条,在算力、数据、算法和应用等全链条上展开激烈竞争。邹奕表示:尽管目前,中国在高端算力方面落后,但在应用层和算力自主化方面有望实现反超,形成“双极竞争”格局。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AI产业的巨大增长点,为中国制造业提供升级换代的黄金机遇。
而先进制造业虽在七年前被美国的制裁“卡脖子”,但如今已有大部分取得突破,仅光刻机仍有差距。中国制造业已在绝大多数领域摆脱“卡脖子”困境,并正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这将成为国家竞争力和资本市场回报的基石。
中国制造业正经历从产品出口到产能出口的转变,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格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占据产业链高端,提升中国品牌影响力,创造更大价值。
除此之外,能源化工领域,“反内卷”倡议抑制恶性竞争,价格触底回升,油价下行空间有限,龙头企业值得关注。有色及贵金属方面,长期趋势向上,但短期需关注交易拥挤风险,黄金价格受美元及美国财政赤字影响,中长期看涨。有色金属供给侧受限,需求持续增长,行业趋势向好。
汽车行业进入电动化、智能化并行发展的新阶段。投资逻辑主要有三:一是寻找受益于新产品周期或企业改革的企业;二是关注智能化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是智能驾驶和机器人应用带来的投资机会;三是选择出口占比高、业绩优良且注重股东回报的企业,尤其在客车领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趋缓,产品周期仍是投资核心。
电力和燃气板块在市场风格切换下迎来长期配置机会。虽然近期受暖冬、来水及市场化改革影响,板块表现低迷,但中国用电量持续增长,天然气作为过渡能源也拥有巨大发展空间。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电价趋稳,公用事业板块估值合理,中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环保行业固废和水务子行业具备红利属性潜力。行业由增量转向存量,资本开支下降,现金流改善,高股息标的将涌现。需求端稳定,产能达峰,国补退坡促进行业理性发展,企业重心转向运营,提升分红比例具备基础。
核心策略:价值锚定,顺势而为
面对市场板块快速轮动的情况,邹奕强调其“价值锚定,顺势而为”的投资理念。
他认为,不必追求赚到最后一个铜板,在强势行情中,更重要的是捕捉估值回升的趋势。 他更倾向于均衡型配置,在保持一定仓位、不错过大趋势的同时,均衡布局、坚守低估值,做相对“安心”的投资。
邹奕最后总结道,A股优质公司正在建立成熟的股东回报和市值管理体系,未来有望迎来经营、估值、市值管理三重硕果的收获。他相信,中国资本市场正进入一个良性循环,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最后,衷心祝愿中国牛市行稳致远,为国家、企业和每一位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和喜悦!
本文链接:百亿私募红筹投资:洞悉A股牛市密码,布局未来蓝图http://www.sushuapos.com/show-3-155285-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青岸投资荣获“英华奖五年期固收策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