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8月19日电 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正和生态”)19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提起诉讼追讨工程款及利息合计3.17亿元。
来源:正和生态公告
具体来看,正和生态表示,因唐山市花儿海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第一被告)、唐山市开平区人民政府(第二被告)、唐山市财政局(第三被告)、唐山市人民政府(第四被告)长期拖欠公司工程款项,正和生态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为由,向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请判令被告支付工程款270241125.63元及利息46921096.35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公司现已收到法院出具的案件受理通知书。
正和生态称,原告(即正和生态)于2020年8月31日通过招投标参加河北省第五届园林博览会建设项目,原告与第一被告并签订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
根据唐山市委专题会议纪要(十届[2018]第1号)要求及唐政办字[2019]54号文件规定,本项目运行以“市级统筹、区级开发、独立核算、封闭运行”为原则,文件明确规定“为避免土地出让滞后而发生的资金运转困难,市级财政及时调度往来资金,用于本项目开发建设”。在第二被告唐山市开平区人民政府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根据唐政办字[2019]54号文件规定,作为本案第三被告唐山市财政局和第四被告的唐山市人民政府均负有筹集市财政资金确保给付开发项目的工程款及利息义务。
正和生态称,公司已按合同约定全面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该工程建设并竣工。河北省第五届(唐山)园林博览会于2021年6月26日在唐山胜利开幕,所建设工程项目全部投入正常使用中。
正和生态提到,工程竣工至今已长达四年之久,第一被告仍欠工程款270241125.63元。第一被告的欠款行为严重影响了原告企业的经营计划,导致欠款的重要原因是作为本案第二被告的唐山市开平区人民政府、第三被告的唐山市财政局及第四被告的唐山市人民政府未能确保工程建设所需的财政资金筹集。截至公告日,被告尚欠工程款270241125.63及利息46921096.35元。经多次催告无果,公司依法提起诉讼。
谈及诉讼对公司本期或期后利润的影响,正和生态称,本次上市公司提起工程项目诉讼系为加快项目应收账款收回,合法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目前该案件已经法院受理,但尚未开庭审理,目前无法判断其对公司本期或期后利润的影响。
公司官网信息显示,正和生态成立于1997年,定位于“生态环境科技运营商”,公司围绕生态环境、城市滨水客厅及文旅景区运营和人工智能三大业务板块,为客户提供“科技+设计+建设+运营+商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致力于以智慧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官网信息提到,正和生态中标及实施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项目:大理市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项目、雄安白洋淀唐河入淀口湿地生态保护项目、北京通州于永片区水环境治理、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河北省第五届(唐山)园博会、江苏省徐州市南四湖流域丰沛运河生态修复提升项目、福建莆田蓝色海湾生态整治、广州南沙灵山岛尖外江生态提升等。
最新业绩方面,正和生态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500万元到35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500万元到3500万元。
对于业绩预盈原因,正和生态在业绩预告中提及三方面:一是重点项目应收账款回收取得突破,资金状况显著改善,二是当期营收稳步增长,新增业务质量优质,三是降本增效成效突出,成本费用大幅下降。
8月19日,正和生态收涨1.6%报11.41元/股,总市值24亿元。(中新经纬APP)
本文链接:正和生态起诉追讨3.17亿工程款及利息,案件已受理http://www.sushuapos.com/show-3-152823-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下一篇: 三连板科森科技:不生产机器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