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导师,你是否也在为学生不会思考,只懂“纸上谈兵”犯愁?
日前,在西安举办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第二届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大会上,由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授刘六生领衔编撰的《教育研究与设计——实证研究方法实务》一书,获得与会同行的认可与推荐。书中刘六生团队强调从“坐而论道”转向“做中学”的能力转化,直击研究生“纸上谈兵”的科研能力短板。
《教育研究与设计——实证研究方法实务》,刘六生主编,科学出版社2023年9月出版,定价128元。
图书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研究导论、教育量化研究、教育质性研究三大块内容。由科学出版社于2023年9月正式出版,构建了覆盖教育实证研究全链条的完整体系,为高校落实有组织科研提供了可推广的方法论训练范式,尤其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强化战略需求导向的科研创新,具有实践推力。
该书的亮点在于以“科研能力生成逻辑”重构方法论教学。强调思维-实操双轨融合:突破知识罗列模式,首章即强调“科研思维逻辑性”,通过“问题发现-分析-解决或解释”链条设计课后微型研究项目,推动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建构;通过实证技术扎根中国场景:量化模块结合国内教育数据库,质性部分引入文化敏感性与伦理规范案例,破解研究方法“本土化适配”难题;适配多层次科研需求:兼顾本硕博学生系统学习与中青年学者方法精进,尤其为职业教育、区域高教等团队既有研究强项领域提供方法支撑。
据悉,该书的形成是刘六生团队基于17年的《教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积淀,依托2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8项省级课题的研究基础,以及省级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成果开发而成。该书助力产出《省域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评价研究》等成果。
温州大学教授李长吉评价该书是“方法论教学改革的标志性成果”,指出其三大突破:一是在结构上打破“重量化、轻质性”的惯习,首次实现两大范式的均衡深化;二是以“做中学”理念贯穿全书,通过课题申报书样例、数据分析步骤拆解等实操设计,弥合理论与实践的断层;三是从科研伦理、信效度保障等深层维度提升研究规范性,为中青年学者规避学术风险提供指南。
本文链接:教会学生“像研究者一样思考”,你可以这么做http://www.sushuapos.com/show-11-22992-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拥抱“不确定性”,在未知领域敢为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