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出头的小王最近总觉得眼睛发红、畏光,看东西仿佛蒙了一层薄雾。来到医院检查后,他被确诊为前葡萄膜炎。医生给他开了抗炎眼药水,并叮嘱按时点药即可好转。就在同一天,另一位同样三十岁的小刘却被诊断为后葡萄膜炎,并被收治入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这让人感到疑惑:同样是葡萄膜炎,为何治疗方式差异如此之大?
近日,青岛眼科医院葡萄膜炎科主治医生郇宇对《中国科学报》解读了这种治疗差异背后,隐藏的眼球结构的"地段秘密"。
如果把眼球比作一套精装居室,从前到后可分为两个关键区域:虹膜、睫状体等前节相当于"会客厅",而脉络膜、视网膜等后节则是"主卧室"。就像居家空间需要分区管理,眼球不同部位的炎症也需要"对症下药"。当前葡萄膜炎发生在前节区域,这就像客厅茶几上打翻的茶水,使用眼药水这种"清洁工具"就能轻松处理。而后葡萄膜炎位于后节区域,更像是墙体内的隐蔽渗漏,必须依靠更专业的"维修团队"和特殊设备才能深入修复。
这个空间划分决定了治疗策略!前节与角膜仅"一墙之隔",眼药水可以穿透眼表组织渗透其中起作用;而后节则像藏在深处的承重墙结构,需要借助血液循环或精准注射才能直达病灶。针对前节炎症,如同收拾客厅的杂物,只需选择眼药水这种"清洁工具"就能有效控制。抗炎类眼药水通过角膜直达前节区域,效果显著。但若病灶位于后节,则像是卧室深处的结构性问题,必须请来"工程队"——即通过静脉用药、激素冲击或眼内注射等方式,将药物精准送达目标区域。
葡萄膜炎的治疗就像精细的“房屋修缮”,需要医患双方共同配合:患者及时反馈症状变化,医生通过OCT、眼底荧光造影等"房屋检测仪"精确定位。
本文链接:眼病也有"地段差异"?葡萄膜炎“同病”不同治http://www.sushuapos.com/show-11-22979-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新基石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项目发布
下一篇: 全球财经论坛关注数智时代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