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北京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未来交通技术科普教育基地挤满了前来参观的人群,人们围聚在高铁轨道巡检视觉感知虚拟仿真项目前,目不转睛地看着屏幕上巡检车在虚拟轨道上精准识别病害。有的小朋友还亲手拼搭了纸板模型,兴奋地说要把“巡检车”带回家。这场融合实验室开放、沉浸式体验的科技盛宴,是学校科技周暨校园开放日系列活动之一,活动通过具象化的科技场景,让"大国重器"触手可及。
教师讲解“巡检车”原理。北京交通大学供图观众和机器人互动。北京交通大学供图
小朋友拼搭“巡检车”纸版模型。北京交通大学供图
“我们这次首次展出了实验室里的实体轨道和科学实验用巡检车,让大家近距离接触真实科研环境。观众可以通过这套学校自主研发的虚拟仿真项目,直观了解高铁轨道智能运维中传感器、巡检系统、AI 病害识别等工作过程。” "AI + 轨道运维" 探索实践区负责人周围说。同时,活动还展示大学生科技作品、机器人、机器狗、无人车等智能系统,受到小朋友们的欢迎。
此次科技周活动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通过科技成果展览、科普讲座、研学体验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学校在智能科技、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学校通过打造多元科普矩阵,展示近年来科研团队在智能科技、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全球首台桌面级 4D 打印机、磁控智能材料及流变机器人等前沿成果,让人们看到智能材料与 4D 打印在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的广阔应用潜力;大学生优秀作品科普展览,从强化学习到脑机交互等优秀科技作品,展现了大学生应用新技术探索求知的能力,激发青少年投身科研的热情;"AI 盛宴" 区域同样热闹非凡,与机器人互动、观看机器狗表演、近距离接触无人车,一系列互动体验让人们感受着 AI 与交通融合的奇妙火花……
据了解,本次科技周将持续至 5 月 31 日,后续还将举办多场特色活动。学校交通运输科学馆即将焕新启幕,五大主题展厅、沉浸式沙盘操作、VR 交通模拟等项目,带公众回溯交通科技发展历程。图书馆院士专藏展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叙瑢、高玉臣,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宁滨、施仲衡共五位院士的著作、手稿和照片为陈列,展现科学家们的严谨治学态度和家国情怀。此前举行的专家报告会上,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桂海潮的分享,点燃了在场学子的科研热情。
本文链接:未来感十足!北交大科技周把“巡检车”带回家http://www.sushuapos.com/show-11-21178-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科学人生·百年”主题宣传活动在京举行
下一篇: 全国玉米病害研究与防控协作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