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海潮不息,万里商路绵延。
在中国外贸史上,广东如先行之舟,凭借地理与历史优势,书写与世界交往的恒久篇章。
10月15日起,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承办的“互利天下——广东外贸一千年”展览将正式开幕。
本次展览甄选来自广东省博物馆及全国收藏机构约200件(套)珍品,以时间为脉、以文物为证、以制度为线,展现广东在国家对外贸易制度建设中的独特贡献与深远影响。
从临时到固定,从广州到全国
据介绍,尽管秦汉时期中央已在岭南沿海设置管理机构,而专门针对海外贸易的市舶制度在唐代才出现。这一制度起初主要在广州施行,到了宋元时期,便逐步推广至东南沿海的各个港口。宋代颁行的《广州市舶条法》,更成为全国性贸易法规。
南宋金项饰 “南海I号”沉船出水 广东省博物馆藏
从朝贡到商舶,从南海到世界
明代设立广州市舶司,以朝贡体系统辖南海贸易。当十五世纪大航海时代来临,广东海外贸易制度尤具有典范作用:十六世纪率先转型允许直接贸易,形成广州-澳门体系;十七世纪在粤海关与十三行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及“一口通商”政策推动下,中外科技文化深度交融,彰显出“开放”与“互鉴”的共生。
明金锭 明梁庄王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从“先行地”到“排头兵”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承认新中国,在经济上实行“封锁”“禁运”。为打破封锁、满足经济建设所需,在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和一系列新方针的指引下,在周恩来的运筹帷幄中,广交会在逆境中应运而生。通过广交会对“重合同守信用”“重质先于重量”等贸易原则的严格遵守和坚决执行,中国优质产品开始走出国门、打进国际市场,中国重信誉、讲和平、讲友好的大国形象逐渐在国际上树立,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由此打开。
《周总理于广交会》水粉画 李金明2011年作 广东美术馆藏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凭借“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战略授权,率先突破传统外贸体制,践行“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路径,极大的激发市场活力,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进入新时代,广东紧扣制度型开放机遇,以南沙、前海、横琴三大自贸片区为平台,积极探索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新机制,并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规则衔接与区域协同。从“先行先试”到“引领示范”,广东不仅长期稳居全国外贸首位,更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了宝贵的“广东经验”,书写了高质量发展与开放创新的崭新篇章。
存史以为资政,以为育人。“互利天下——广东外贸一千年”展览全面展示千年以来广东在中国乃至全球贸易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深刻阐释千年外贸史所蕴含的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历史智慧和文化基因的现实价值,充分彰显中国、广东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看展TIPS】
时间:2025年10月15日-2026年10月15日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厅二
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
(来源:南方+)
本文链接:重磅特展抢先看!来粤博看“广东外贸一千年”大展http://www.sushuapos.com/show-1-51179-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下一篇: 金融大讲堂 | 如可守住养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