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日前,瞭望智库与普华永道在北京联合举办《机遇之城2025》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暨“从机遇之城看中国机遇”研讨会。
《报告》以新质生产力发展催生的新优势、新动能为核心,以60个城市为样本,构建10个维度和50个变量的综合评估体系。《报告》中的60个城市占全国GDP总额比重56%,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的72%,占全国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64%,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6%,样本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和较大影响力。
综合来看,《报告》显示,上海、北京、深圳为第一梯队,每个城市的总积分超过2400;杭州、广州、苏州、成都、南京、武汉、长沙为第二梯队,每个城市的总积分介于2000到2400之间;青岛、重庆、无锡、天津、合肥、宁波、郑州、济南、西安、厦门、福州、常州、昆明、沈阳、东莞、佛山、南通17个城市为第三梯队,每个城市的总积分介于1500到2000之间。积分越高,表示该城市在各维度的综合能力越强。
样本城市总积分表 图表来源:《机遇之城2025》
通过十个维度的综合横向比较,《报告》分析称,各城市均有自身的优势领域和待提升的空间,也为各城市未来发展和治理提供了借鉴的角度。
《报告》增设“特色城市观察”专题,包括广州、烟台、合肥、长沙、哈尔滨、贵阳、福州、南宁、成都、常州、杭州和威海12个城市,以及香港、湖州、澳门和长三角4个城市或区域,共计16个特色观察案例,探寻城市多元化、多层次发展机遇。研究显示,这些城市案例的发展并非孤立现象,而是城市成长中的一些共性现象、典型范本。若能在更大范围推广这些城市案例的经验路径,或将促进更多城市发展迈向更高阶段。
结合《报告》内容,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城市发展进行剖析。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高国力表示,《报告》使用了大量数据,选择了较多样本,从十个维度对中国不同类型城市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并推荐了生动案例。这有利于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围绕不同城市的特征及其未来发展的潜力去做更多探究交流,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判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刘云中认为,从因地制宜探索新质生产力的角度出发,当代城市研究还可进行更深层次的价值挖掘,各城市在不同维度的交叉分析,或许能得到更多精准的城市发展指导方案。
针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两个转向”的新提法,高国力分享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第一个转向,即中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这一“换期”阶段出现了城镇化率增速下行、动能转换、结构优化、品质提升等特点。第二个转向,是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即“转段”。中国城市在经历了以追求经济总量和增速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式、外延式发展后,“十五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将逐步转向以追求质量、提升效益、增强综合竞争力为导向的新模式,即从“七分建设、三分管理”,逐步转向“三分建设、七分治理”的模式。
对此,高国力判断,在城市大规模规划和建设已基本结束后,未来的城市运营、城市治理将逐步承担更大的重任。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孙久文认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以应对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压力,这需要通过区域协同释放空间潜力。
孙久文分析称,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在空间格局创新上意义重大,建议重视三个抓手:一是从“单极扩张”到“多中心网络”,实现空间结构创新,形成“核心城市—专业节点—县域载体”的地域分工;二是在当下的技术创新支撑下实现广义互联互通,将边缘地区纳入“1小时经济圈”,赋能空间价值重构;三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中心城市与边缘地区的利益共享与治理协同。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中国金融学会理事连平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和趋势,对“十五五”时期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他提出三点判断:房地产市场供需两端将由收缩转向走稳,房地产市场差异化特征将更加明显,住房政策将以适度和微调方式为主。针对“十五五”时期的房地产市场政策,他建议,一是显著降低居民购房成本,二是针对大城市房地产市场实施区域性差异化住房政策,三是进一步完善政策工具箱,四是加快专项贷款资金落地,五是持续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
本文链接:《机遇之城2025》:沪京深城市综合能力领跑,杭穗苏紧追http://www.sushuapos.com/show-1-50220-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