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6月以来,保险公司债接踵而至,提高偿付能力是主要目的。从票面利率来看,新发保险债持续走低,其中同一家公司发行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即永续债)下降1.12个百分点。
6月以来,利安人寿和新华保险相继发行资本补充债,太平洋人寿发行行业今年首只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即永续债),目的均为补充公司核心二级资本,提高偿付能力。三家公司发行债券的规模分别为10亿元、100亿元和80亿元,票面利率分别为2.59%、2.27%和2.38%。
此外,6月25日-27日,中英人寿发行15亿元的永续债,票面利率的申购区间为2.30%-3.00%,资金用途为增强公司偿付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新华保险此次发债是在期限前完成有关计划。据了解,2021年6月,新华保险股东大会决议通过200亿元资本补充债发行计划,授权期限为3年。2023年7月,新华保险发行200亿元规模的10年期可赎回资本补充债获批,但11月仅发行了100亿元规模。
据了解,2022年一季度“偿二代二期”工程全面实施后,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特别是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明显。
从上述四家公司来看,虽然目前的偿付能力充足率符合监管相关要求,但近年来呈下滑态势。例如,太平洋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从2021年末的218%降至今年一季度的108%,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从218%降至196%;中英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从234.98%降至161.62%,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从276.77%降至260.70%。
中债资信指出,永续债对实际资本的撬动更加明显,可以显著提升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
此轮保险债密集发行,票面利率下滑成市场焦点。以利安人寿为例,今年4月、5月发行的两期资本补充债票面利率分别为2.75%和2.78%,6月发行的债券票面利率还有所降低。Wind数据显示,去年发行的5只保险永续债,票面利率在3.25%-3.70%。
华创固收团队指出,2020年以来,保险资本补充债的发行平均票面利率逐年下降,从2019年的5.30%下行至2023年3.66%。一方面反映出信用债市场“资产荒”下,保险公司发债融资成本不断下降;另一方面间接反映出高等级保险公司债券发行较为顺畅,中小保险公司发债难度较大,从而拉低了发债保险公司整体的融资成本。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广豪
本文链接:险企密集发债 票面利率持续走低http://www.sushuapos.com/show-1-16556-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