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银行代销保险的罚单频现,涉及交通银行青海省分行、招商银行北京分行和中国银行银行卡中心。近年来,银行的中间业务总体较快增长,代理保险收入成为增长点。有业内人士指出,在业绩考核压力下,误导销售、有损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情形屡禁不止,从长期来看会降低客户对银行代理保险产品的信任感。
承诺收益为代销保险的常见误导
5月15日,因未按规定进行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执业登记管理,代理销售保险产品过程中销售行为不规范,交通银行青海省分行被责令改正、警告,并罚款13.5万元。时任该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部总经理高俊被警告并罚款5000元。
5月17日,招商银行北京分行被罚款合计14万元,其主要违法违规事实为,因代理销售保险承诺收益等欺骗投保人;诱导投保人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此次处罚中,招行三名贵宾客户经理均被警告并罚款3000元。同日,中国银行银行卡中心因代理销售保险夸大保险责任、承诺收益等欺骗投保人被罚13万元。
据了解,银行常见的代销产品涵盖保险、基金等,储蓄险在保险产品中销售火热。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2021年,终身寿险占据银保渠道期交产品年度销量前十中的七席。趸交产品销售量前十的产品中,仍以分红险和万能险为主。
新快报记者梳理行政处罚信息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发现,银保渠道销售误导频发,具体表现包括混淆产品类型、夸大产品收益等。例如,某银行客户经理向客户推介某款年金保险(分红型)产品时,多次使用“存”“本金”“利息”“利率”等表述,并承诺每年收益达到5%。实际上,分红保险的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消费者在购买此类保险时应注意收益的不确定性。
业绩考核压力下误导销售屡禁不止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报告暨创新案例选编(2023)》提到,2019年至2021年间,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持续提升,居民财富保值需求和资产配置意识日益兴盛,以基金、保险、理财资管等为主的代理类业务占比、增速均逐年提升,三年的增速分别为18%、22%、42%。2022年,代理类收入同比下滑13%,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债券市场低迷、历史基数高等。
有银行财富事业部经理去年撰文提到,目前,银行代理保险仍然主要服务于中高净值客户的多元化资产配置。此外,保险产品条款相对较为复杂,银行队伍中真正懂保险的客户经理并不多,更多的客户经理把保险等同于存款或理财的替代品向客户推介和销售。在业绩考核压力下,误导销售、有损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情形屡禁不止,从长期来看会降低客户对银行代理保险产品的信任感。
受“报行合一”的影响,银行的中收增长持续承压。今年一季度,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的代理保险收入下滑。建行、交行等均在财报提到,受代理保险等业务收入下降等影响,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减少。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文取消银行网点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数量限制。
业内普遍认为此举有利于银行中收业务,但对市场的健康发展仍有隐忧。有保险代理人表示,监管政策趋严,保险的销售、服务趋向专业化,银保渠道的产品扩容对于从业者是一大考验。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广豪
本文链接:代销保险又见违规 近期多家银行被罚http://www.sushuapos.com/show-1-13656-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利剑-2024A”演习
下一篇: 第二十届文博会今日开幕